從海洋到餐桌:走近海鮮供應鏈的旅程
在日料店遍地開花的今天,肉質細膩肥美的三文魚刺身成了頗受歡迎的一道美味。夾起一片綴著均勻白條的粉橘色魚腩,蘸上佐著山葵泥的醬油,蛋白質和脂肪的絕佳配比在味蕾上舞蹈。在筷子起落之間,很少有人會去追究下肚的生魚究竟來自哪里。而近日的“三文魚寄生蟲”事件,使得“海產品”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三文魚來源有哪些,寄生蟲問題是否有檢測,國產三文魚能否生吃,如何加強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圍繞三文魚引發不小的爭議和關注。
海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需要慎重對待,海產品浪費丟棄現場同樣值得大家關注。你知道嗎,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海產品在出現在你的餐桌之前就被丟失或浪費。而在美國,有將近一半的魚被消費者浪費掉。
現在,我們可以在Daydream Impact 最新的VR紀錄片中探索海鮮生產的每一步。在影片《Ocean to Plate: A Journey into the Seafood Supply Chain》中,觀眾們可以在360度視角中體驗現代海鮮生產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體會其產生的浪費現象。
這部VR紀錄片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Condition One 和 Google 提供,作為Daydream Impact program的一部分。希望以這部紀錄片的發行紀念世界海洋日,并希望能夠讓人們對海產品的收獲的產生些許啟發。
"在過去的50年里,人們對海產品的需求增加了五倍,"Daydream Impact 說,"因此,世界上將近90% 的漁業捕撈量達到或超過了它們的極限。"
這部紀錄片不僅強調了捕撈魚類對環境的危害程度,還強調了該行業各個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產過程的每一步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來冷藏魚類。
海產品并不是人們浪費的唯一一種食物,World Wildlife Fund試圖引起人們對水、肉類、水果、蔬菜等寶貴資源浪費的關注,過度的消耗能源將會對全球氣候產生惡劣的影響。
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體驗利用了VR強大的共情力量,360視角顯示了海產品的生產過程,VR視角中所看到的畫面相當真實,仿佛自己就是墻上的蒼蠅,或者是在雜貨店等待出售的魚。
對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人來說,Daydream Impact 還創造了一個谷歌地球體驗,讓你真正看到海鮮的運輸旅程。盡管這部VR紀錄片的重點是提高人們對海洋的認識,但Daydream Impact 還發布了其他VR體驗來贊美我們廣闊海洋的美麗。
此外,谷歌地球還為世界海洋日增加了一個新的體驗“Waterways from Space”,它描述了NASA拍攝的海洋衛星圖像。
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冰原融化,讓大部分北極熊都很難找到食物。而至于氣候為什么變暖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Paul Nicklen就曾公布了在加拿大巴芬島拍到的一組令人心碎的景象:一只饑餓的北極熊在沒有冰的北極尋找食物。畫面中的北極熊毛發緊緊包裹著單薄的骨架,它已經沒有力氣行走,正在慢慢地翻遍當地因紐特人留下的垃圾桶想要尋找一些食物,可惜沒有什么發現。
海洋也好,陸地也罷,作為這個星球上的一員我們都有義務去保護其資源不被浪費。或許你浪費掉的食物正可以讓一只饑餓的北極熊填飽肚子。
文章來源:VR網 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更多精彩請點擊:https://www.hiavr.com/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