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全世界!谷歌地球VR版免費放出
今天,谷歌在HTC Vive平臺發布了旗下著名免費應用Google Earth(谷歌地球)的VR版本,讓我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
作為中國人,我第一次聽說谷歌就是在別人介紹Google Earth的時候(外國人應該首先知道谷歌搜索)。我還記得第一次使用Google Earth時的那種驚喜,看著別人用鼠標旋轉屏幕上出現的地球3D圖形,然后放大、再放大,直接定位到自己所住的地方,看看衛星拍到了些什么東西。它真的很神奇,你甚至能看到自己住的那棟樓,然后就是北京、華盛頓,看看遠處那些著名的建筑。
那已經是差不多十年前了,而Google Earth則是在2001年發布的。15年過去了,谷歌將通過VR技術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當初的那種驚奇。這一次,我們不僅僅能夠隨意切換到其他地方,在空中俯視這個地區,我們還能將畫面調整水平,讓周圍的環境將自己包裹在里面。
有很多產品令人感到驚奇,但我們并不會隨便說它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樣的評價來自于第一次聽說HTC Vive的房間級VR,第一次聽說HoloLens MR眼鏡的存在,而Google Earth也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它只是一個軟件產品,受限于平臺硬件所能提供的功能。但當你站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查看各種細節,或是在紀念碑谷觀看太陽升起的場景,你再一次意識到VR的無窮潛力。
今天,Google Earth登錄HTC Vive平臺,這是一款免費軟件,它的數據庫圖片來源于高分辨率衛星、無人機拍攝圖片以及優秀的攝影測量學成果,它把全球最主要的城市的高清場景圖片全部集中在了一個軟件中。世界正等著你來探索。
剛進入軟件,你首先發現自己面前出現了一個懸浮著的3D地球模型,背景則是純黑。我們可以使用右邊的Vive控制器觸控板輕松旋轉、放大、縮小這個地球,這個操作都是直覺式的,非常方便。放大之后,我們就能看見城市名之類的說明,當然,這時我們仍然身處“地球外面”。繼續放大,當我們輕觸左Vive控制器觸控板之后,視角變換90度,這是我們就身處“地球”的水平面了。這時,我們就好像變成了超大型巨人在地球表面行走,然后繼續放大。
你也許會覺得這種直接旋轉的方式會引發VR暈動癥,盡管Google Earth并沒有使用“瞬移”機制,但它通過設置額外的環境網格線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產生眩暈的主要原因在于環境在動而人沒動,但谷歌地球在旋轉移動時,它首先會收縮,我們看到的額外的網格線使我們意識到環境(純黑的虛空)并沒有動,只是一個較大的地球模型在動,所以不會產生眩暈。當旋轉完畢,它重新放大并占據這個空間,恢復完整的場景。同時,由于我們仍然看到了地球從一個位置改變到另一個位置的過程,其體驗更為完整(瞬移則是場景直接從一個位置變換到另一個位置)。當然,如果你正好是不會產生此類暈動癥的人,你也可以關閉這個功能,直接享受從一個地點飛躍到另一個地點的過程。
當然,即使是Google Earth,也不可能覆蓋所有的地圖場景,這種完全沉浸式的體驗只支持地球上那些最大的都市。在這些都市,你感覺自己好像是一個巨人,可以湊近或蹲下查看街道的具體細節。軟件的真實景象依靠各種設備的拍攝,至于那些相對偏僻或是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拍攝的區域,我們就只能看到衛星俯視圖和電腦生成的虛擬街道了。例如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我們看到的只是零星分布的CG樹木。當然,CG圖片也有有意思的地方,例如你可以把虛擬太陽放置在地平線,感受一下虛擬的日出。
就目前而言,Google Earth不支持地點搜尋,我們必須手動定位到各個位置。不過它擁有書簽功能,如果你找到一個特別喜歡的地點,可以保存書簽,方便以后回顧。軟件擁有幾個默認地點,它們甚至擁有音頻導游,可以讓我們來一場虛擬旅游了。
Google Earth是一款神奇的應用,它表現良好,谷歌開發團隊還會不斷擴充軟件數據庫。“Earth VR是一個正式的產品,它不是演示用的Demo。”谷歌表示。要說它有什么缺點(其實也算不上缺點),那就是使用軟件時你感到自己是地球上最后一個人類,有些孤單。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點評
相關閱讀
-
VR內容難制作?CAD文件一鍵轉換VR/AR
WakingApp是一個為VR和AR生產力軟件準備的云端平臺,它目前支持自家的ENTiTi創作者軟件,今天,官方又為CAD用戶發布了一個特殊插件。它支持Autodesk Revit和Fusion 36...
- 給力!TPCAST宣稱Vive無線模塊本身延遲僅2ms
- 想要把這臺PC背在背上,怎么就這么貴?
- 動作好快!Linux版SteamVR數月后推出
- 中國首發!Vive無線模塊更多細節曝光
- VR衛生學:公用頭顯可能會導致眼部感染